• 主页 > 知识问答
  • 2023年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线上运动会参与人数超2000万,助力乡村振兴

    健身场馆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开展,体育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2023年,全民健身网络运动会参与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6329万青少年参与“跑·青春”主题健身活动……群众体育活动形式不断创新,让更多人感受到魅力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助力乡村振兴,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月7日,2024厦门马拉松赛在福建省厦门市拉开帷幕。路跑爱好者王勇作为官方配速员走上赛道,用自己的经验帮助众多选手顺利完成比赛。 8年多前,王勇在跑步方面还是个“外行”,连5公里都跑不完。现在,他已经完成了30多场全程马拉松和100多场半程马拉松。

    跑步已经成为王勇生活的一部分。从北京二环路的护城河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健身步道,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通过跑步,我收获了健康和快乐,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跑步朋友,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

    王勇的感受表达了参加体育活动给人们带来的充分获得感。放眼全州,健身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开展,体育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从“我要练”到“我要练”,健身已深入融入生活,群众获得了真正的幸福感。

    享受健身的乐趣

    房间健身动作_健身生活录_健身房运动与生活

    促进身体健康

    一个冬日的午后,在浙江温州鹿城南汇智慧人民体育馆内,数十台健身器材整齐摆放,墙上的屏幕实时显示健美运动员的运动数据。市民刘畅是这里的常客。 “从家步行只需5分钟,费用相当于一天一元钱。”温州已建成群众健身房400余个,服务群众超过800万人。

    运动与否,效果是看得见的。几年前,刘畅很少参加体育锻炼,体重一度飙升至近200斤。通过坚持健身,他不仅身材恢复了,身体状况和精力水平也明显提高。 “现在,除了每周去健身房慢跑和力量训练外,我还加入了自行车俱乐部。每次爬山都会挑战自己,这是缓解压力的好方法!”

    “当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高涨,反映出人们对身心健康的关注达到了新的水平。”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学利表示,随着“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参与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以前我担心“去哪里锻炼”,现在在附近锻炼更方便。城市闲置角落改造为体育空间,更多体育场馆免费或低价开放,“15分钟健身圈”遍布城乡……到2022年底,全国体育场地增加到422.68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2平方米。 。

    2023年,全民健身网络运动会举办约200项赛事,参与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举办43866场“跑青春”主题健身活动,6329万青少年参与……群众体育活动形式不断创新,让更多人感受到体育的魅力。预计到2025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将达到38.5%。

    房间健身动作_健身生活录_健身房运动与生活

    从“经常健身”到“健身知识”,效果不仅取决于数量,更取决于质量。目前,共有超过300万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基层,向群众传递科学的健身知识和服务。国家体育总局积极创作编写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科普作品,推出“世界冠军教你健身”系列视频,帮助人们正确锻炼,少走弯路。

    每个人都参与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使每个人受益。 《第五次全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近年来,我国全民体质总体呈上升趋势,城乡居民体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锻炼对提高体质效果显着身体素质。

    “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的理念和行动正在深入融入公众生活,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和内涵为美好生活增添色彩。参加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也有利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氛围。”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说。

    拉动体育消费

    推动产业发展

    每当雪季来临,北京的大都会商场里就挤满了人。这座三层楼内有近60家滑雪用品商店。开业17年的冷山磁器口总店,堪称“老字号”之一。走进店里,滑雪板、滑雪杖、滑雪服等各种装备应有尽有。 “五年来,店里的年营业额达到了2000万元。”店长卢伟说道。

    正说话的时候,一家四口来买滑雪装备。 “我的大女儿今年11岁了,准备今年寒假开始正式学习滑雪。”妈妈张雅娟正忙着给女儿试穿滑雪靴。卢伟说,以前人们租赁滑雪装备,但现在更倾向于拥有自己的装备。 “2023年11月,仅滑雪靴就卖出了400多双。”

    北京冬奥会后,“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热度并未减弱。不仅推动了大众冰雪消费升级,也促进了装备制造、场馆运营、冰雪旅游等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发展。到2022年底,全国冰雪场馆数量增至2452个。 《冰雪体育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

    群众健身氛围越来越浓厚,这不仅带动着冰雪产业。 2023年,中国将举办路跑赛事580场,参赛人数达550万人。最高峰时,一个周末举办了20多场马拉松比赛。不少跑者“随赛事出行”,运动服、跑鞋等国产运动产品销量也稳步增长。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33.008亿元,增加值13.092亿元。与上年相比,体育产业总产值增长5.9%,增加值增长6.9%。数据的背后,是公众广泛参与体育健身的有力支撑。

    当前,人们参与体育的方式呈现个性化趋势,消费方式逐渐从体力消费向参与性消费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体育锻炼和休闲付费。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玉雄表示,“大力发展全民健身引领体育消费,通过供给侧创新提供更加丰富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带动可持续发展”体育产业。”

    公众日益养成锻炼习惯,形成多元化消费场景。同时,也在探索新的产业增长点。近两年,徒步、骑行、登山、露营、冲浪等户外休闲运动十分流行。 “以云南为例,各级户外协会和组织蓬勃发展,每周参与户外运动的人数超过2200万人。”云南省体育局局长杨中华说。

    健身房运动与生活_健身生活录_房间健身动作

    顺应这一趋势,多部门联合印发的《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和服务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全民健身与经济社会更多领域产生“化学反应”,正在开辟广阔的蓝海。

    培育村级竞赛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

    队旗飘扬,芦苇吹奏,锣鼓喧天,拉拉队载歌载舞,体育场座无虚席……1月6日,2024年“村超联赛”在榕江拉开帷幕。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县人。 “新赛季吸引了大量新球队参赛,从去年的20支球队增加到今年的62支球队1800多名球员。” “村超联赛”组委会委员、榕江县第一中学体育老师赖宏景说。

    人口不到40万的榕江县,在过去的一年里,因为这场精彩的农村足球联赛,既吸引了眼球,又赚到了钱。据榕江县“乡村超级”办公室统计,2023年5月13日至12月31日,“乡村超级”相关活动产生话题浏览量超过580亿次,全网在线直播总数超过600场百万;榕江县累计接待游客73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13亿元。

    “村超联赛”的火爆,依靠的是当地深厚的足球群众基础。 20世纪90年代,榕江县村民自发在露天场地组织运动会。如今,全县拥有足球场25个,注册球队35支,县级足球学校41所,踢球人数近5万人。

    “村超联赛”并不是唯一一家深耕群众体育沃土多年、依托乡村赛事大放异彩的赛事。同样位于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的太班村,有着“逢年过节打篮球”的传统,“BA村”擦亮了金字招牌;在海南文昌,村村有场,人人都打篮球。排球、“乡村排球”从线下流行到线上……乡村赛​​事诞生于乡村,也反哺乡村。接地气、大众化,激发乡村体育多元价值。

    比赛期间还展示了特色文艺表演;比赛之外,电商直播、文创产品也在现场。 “体育+”赋能旅游文化产业,探索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趁着举办大赛的契机,贵州的特色美食、农产品、非遗产品纷纷走出大山。一批旅游项目应运而生,就业岗位相应增加。线上数据流量转化为线下客流量,人们从中受益。

    乡村赛事的蓬勃发展,让更多人领略了体育的魅力,感受到了竞技的激情。村民们为球队筹集资金、缝制队徽、比赛时把看台让给游客、自发组织志愿者队伍……《乡村超级》解说员杨冰感叹,用体育作为纽带,凝聚人心、凝聚人心。榕江对家乡的文化更加欣赏。要有信心。

    扎根当地的群众体育活动不断释放活力,给举办地带来新气象。 “村超”期间,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直播助农; “村BA”辐射效应显现,周边不少村庄成为“篮球饭”。

    “体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是近10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产生了许多成功案例。榕江县和台江县的创新实践对于文化体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旅游对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王雪莉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nzxjz.com/html/tiyuwenda/10415.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