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冰、玩冰猴、玩雪橇、打雪仗是他们童年记忆中最快乐的事情。男孩女孩们都不怕风雪,在结冰的河面上嬉戏,体验北方独特的冰雪探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北方人冬天很少去户外滑冰了。许多现代化的室内溜冰场应运而生。人们穿着溜冰鞋在平坦光滑的冰面上感受来自内心深处的速度与激情。尽管现代滑冰的条件越来越好,但身处冰雪之中的自豪感正在逐渐消失。
有人说时代的进步让生活越来越好,但总觉得少了一些幸福。尤其是对于70后、80后来说,虽然以前滑冰的装备很简陋,甚至只是在冰上跑来跑去,但那时那只是一种纯粹的快乐。这种快乐,不仅呼唤着原始的野性,也有能够触动童年的美好。
其实,北方人简单轻松的冰上运动只是对冰雪本能的渴望。俗话说“靠山才能吃山,靠水才能吃水”。如果依赖冰雪,冬天就需要玩得开心。
北方人与冰雪的故事至少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更专业的冰上运动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古代北方人的冰冻奇遇源于对生命的探索
我国北方四季分明,冬季温暖,夏季凉爽。为了在冰天雪地中生存,人们不仅学会了建造房屋,还掌握了储存食物的方法。对于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放牧、捕鱼、狩猎是他们获取食物的基本活动。
1.生存技能“滑雪”
没有人喜欢在寒冷的冬天外出。毕竟气温低至零下30至40摄氏度,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冻伤甚至冻死。但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外出寻找食物。然而,由于大雪,交通十分糟糕。为了适应这种恶劣的天气现象,人们开始探索并走上了滑雪之路。
相信对于很多北方人来说,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行走会非常困难,因为地上的积雪特别厚。这主要是因为受力面积越小,雪上的压力就越大,会影响行走。
为了改善这种出行不方便的缺点,人们发明了“滑雪”的出行方式。
笔者认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出于冬季出行方便的考虑,人们通过探索发明了滑雪出行方式。事实上,生活在古代北方的渔猎人们在冬季外出时都会使用滑雪工具,而“木马”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工具之一。
2.滑冰工具“乌拉桨”
据历史记载,“特洛伊木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直接在雪地上滑动的“踏板”。它的形状类似于现代社会的溜冰鞋。这种“特洛伊木马”后来发展成为滑雪板;一种是可以在冰上滑冰的滑冰工具。被称为“乌拉桨”的滑冰工具,其实就是现代社会的溜冰鞋。
笔者认为,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相对专业的滑雪、滑冰工具。然而,当时还没有职业体育运动。滑雪和滑冰作为两项相对基本的生活技能,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向体育运动靠拢。
3、雪橇、爬犁的原型是“抛”
严格来说,最早有关滑雪的文字记载至少可以追溯到大禹时期。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时经常东奔西走,发明了许多有助于出行的工具。 “陆行乘车,水上行乘船,泥泞行乘雪橇,山行行骑马。”文中的“马”是指登山时穿的钉鞋。
当然,另一种说法是“抛”是上山时使用的滑杆工具。 《史记·正义史记》对“抛”的解释说:“雪橇形如船,短,两端微翘,一足弯曲,行于泥中。”事实上,这个工具类似于现代的雪橇。
无论是滑雪用的“雪橇”还是滑冰用的“雪橇”,其实都源于“雪橇”工具。经过后世的不断改进,“抋”成为一种更为实用的雪橇。笔者认为,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我们可以知道,滑雪、滑冰等运动其实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4、冰球,滑冰的衍生运动
笔者认为,滑雪、滑冰诞生后,冰球运动也就不远了。因为古人在冰上滑冰时,肯定会遇到很多碎冰。当他们滑冰时接触冰面时,一种新型的冰上运动诞生了。虽然在当时可能只是一项休闲运动,但却为冰上运动增添了新成员。
从冰球运动诞生的契机来看,前提必须是熟练的滑冰技术。虽然现代社会的冰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的加拿大。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在古代社会的北方人是我国冰球运动的创始人。
虽然当时还没有冰球的概念,但当人们互相争夺冰块时,冰球这项运动实际上就诞生了。这项运动在此期间不断发展并被继承。唐代的马球运动受到西周冰球运动的启发,但冰球被马球所取代。
5、宋代冬季滑冰项目
虽然宋朝时期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们在经济发展方面并不如南方地区。但由于四个季节的气候特点,他们其实能收获更多的自然礼物。每当冬季来临,河水结冰,形成天然溜冰场。到了宋代,滑冰已经成为一项职业运动,并与蹴鞠一起成为当时的大众运动。
宋代人们称滑冰为“冰戏”。据《宋史·李贽》记载:“幸得后园观花,赏冰戏”。这句话中提到的“冰上游戏”,其实就是穿着特制的冰鞋在冰上来回滑冰的游戏。当然,打冰球在宋代就成为一项常规运动,也被列入“冰球”之中。
事实上,“并戏”在明代就已成为王公贵族的一项常规运动。据《明宫史》记载:
“阳德门外,冬至结冰的时候,可以拉个拖把床,用木头当平板,加一张床或一个帐篷,一个人拉前面的绳子,两个人可以拉两个或两个人。三个人,就能在冰面上行走如飞。”
这里所说的“拖床”其实就是冰爬犁。
6、明代的“丙溪”,雅俗共赏
事实上,明代的“玩冰”运动不仅是皇宫中的皇家活动,也是民间流行的冬季运动。曾在《名公词》中说:
“琉璃水新结护江水,明镜明镜。西苑雪清清来去易,坐稳床上云快升”。
这首诗讲的是明代的滑冰。
笔者认为,从西周一直到宋代,冰上运动就已初具规模。但不可否认的是,“冰玩”出现后,它成为了从上到下流行的运动。冬天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可以到冰上玩耍。
在现代社会,冰上运动非常正式。除了大家熟悉的滑雪、滑冰、冰球、雪橇比赛外,其实还有冰壶、冰举重等竞技体育项目。
如果严格来说,这些冰上运动的起源其实与古代社会的“冰上戏”有关。
独特的清代冰上游戏
满族的祖先起源于白山黑水。每当冬天来临,山上就会被大雪封闭。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的影响下,锻造了满族祖先坚强、坚忍的性格。由于天气寒冷,人们根本没有其他娱乐选择。为了消磨加时的时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冰上运动项目。
据《旧满洲秘记》记载,公元1625年农历正月初二,满清政府组织了第一次冰上运动会。
据记载,这是运动会的重头戏,实际上是滑冰跑步比赛。满清贵族都很感兴趣,纷纷来到浑河冰场观看比赛。其实,除了滑冰跑步比赛外,还有冰射箭、冰上武术等。
当然,还有一种冰上运动至今仍然流行,那就是被称为“双人舞”的冰舞。
现代奥林匹克冰上运动项目中,备受关注的花样滑冰其实与“双人舞”如出一辙。只是满清时期的冰舞可能比较粗糙。
1、清朝冰上运动会拖冰床
简而言之,“拖冰床”就是用昂贵的材料制作一张温暖的床。由于受清朝皇室的影响,“拖冰床”逐渐演变为冰上项目。为了吸引顾客,人们会制作一张相对简单的温暖的床。然后我们就在冰川上空闲逛,希望有人能钻进温暖的被窝里,然后观赏冰川风光。
其实,早在清朝初期,冬天“拖冰床”就是一种谋生方式。
当河流在低温下结冰时,纤夫们会制作一种类似于王室使用的温暖床来维持生计。这种暖床器大约可以承载两三个人。由于这种暖床是在冰上拖行的,所以人们称之为“拖冰床”。
隆冬时节,你可以在冰面上看到许多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温暖床。事实上,这种“冰床拖”动作其实很像现代社会的冰雪橇或者摩托车。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为了欣赏京城冬日的冰雪风光,都会争先恐后地骑在这张温暖的床上。
《京师竹枝词》中记载:
“城下的长河已经结冰了,冰床还被缆绳牵引着,就像向后拖着飞翔的风筝,稳住了江南的鸭嘴船。”
笔者认为,“拖冰床”是当时社会的一大特征。但如果分析一下这项冰上运动的幕后花絮,就能发现这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
你可以想象,在寒冷的冬天,纤夫们使出浑身解数“拖冰床”,只是为了挣点小钱养家糊口。而乘坐这种暖床器的富家子弟则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自己的个人身份。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前提下,“拖冰床”与其说是一项运动,不如说是一种剥削手段。
结论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古代人的生活是非常单调的。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享受娱乐生活的机会较少,所以世人才有这样的幻想。事实上,虽然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们在面对严寒时会特别痛苦,但他们用自己饱满的生活热情,把冰天雪地变成了娱乐的天然乐趣。
笔者认为,从西周到满清,虽然生产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但仍然没有改变人们对生活的热情。虽然物质生活比较贫困,但为了丰富精神生活,古人开始向大自然寻求乐趣,利用冰雪创造有趣的冰上运动。
【参考】
《古人如何在冰上玩耍》
《古老的冰上运动——冰上嬉戏》
《冰溪这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与优化策略》
《满族传统体育——八旗丙喜的历史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nzxjz.com/html/tiyuwenda/10429.html